代表委員建言:盡快制定燃料乙醇戰(zhàn)略路線圖
2016年我國玉米的總產量是2.2億噸,目前庫存大體保持在2.3億噸,必須創(chuàng)造新的需求才能消化掉。這么多庫存玉米如何消化?相關利益方非常關心,也引起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的關注。有代表委員建議,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是最有效的消化方式,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制定推動燃料乙醇戰(zhàn)略的時間表和行動路線圖,加快燃料乙醇推廣應用。
“玉米真正供人食用的部分只占15%到20%,其他80%多都是用作工業(yè)原料和飼料,其中絕大部分是用作飼料。在綠色發(fā)展理念的推動下,近年來全球各地加快發(fā)展生物質能源,其中一個方向就是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,我國也有一定程度的發(fā)展。”全國政協(xié)常委、全國政協(xié)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說。
陳錫文表示,現在石油價格上升,對生產燃料乙醇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。有關部門正在積極聽取各方面意見,考慮研究論證是不是要適當增加燃料乙醇的生產能力。
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國家發(fā)改委原副主任杜鷹表示,要加大玉米加工轉化力度。從中長期看,要下決心擴大燃料乙醇加工轉化規(guī)模,這方面潛力巨大,經濟技術可行,且一舉多得,建議在穩(wěn)步擴大產能的同時,著力擴大車用燃料乙醇市場,首先覆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(qū)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中糧生化有限公司總經理佟毅告訴記者,從2002年起,我國燃料乙醇產業(yè)已經成功運行15年,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。作為國家戰(zhàn)略性新興產業(yè),燃料乙醇產業(yè)對促進農業(yè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、改善大氣環(huán)境質量、調整能源結構等具有重大意義,還有利于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,確保國家能源安全。
“我國自推廣乙醇汽油以來,已累計生產燃料乙醇1800多萬噸,相當于減少9000萬噸的原油進口量。此外,推廣燃料乙醇,使用E10乙醇汽油,可以減少大氣中PM2.5排放36%~64%。更為關鍵的是,3噸玉米生產1噸燃料乙醇,現在燃料乙醇的年產能為260萬噸,年產量為220萬噸。未來一旦在全國逐步實現封閉使用乙醇汽油,每年就可添加900萬噸乙醇汽油,其中700萬噸為玉米生產,屆時每年可消化庫存玉米2100萬噸。”佟毅說。
佟毅建議,一是要在以前試點的基礎上,在全國推廣使用燃料乙醇汽油,并使之成為我國的一項國策。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制定推動燃料乙醇戰(zhàn)略的時間表和行動路線圖,同時借鑒美國通過《可再生能源法案》和《清潔空氣法案》保障燃料乙醇政策實施的經驗,在我國已有《可再生能源法》的基礎上,制定全國性的法律法規(guī),依法推進乙醇汽油的使用。二是要在吉林等糧食主產區(qū)建設一批燃料乙醇企業(yè),加快對陳糧和人畜不易食用糧食的消化。